一种卷材防水连接方法
发布时间: 2024-03-24 栏目:国标I型SBS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防水卷材主要使用在于各种建筑物的基面防水处理。众所周知,现有建筑领域在将卷材展开铺敷于建筑物的基面以形成一完整的防水层时,卷材防水层接头连接不良问题及其防治卷材防水层的接头连接很关键,必然的联系到卷材防水层的密封整体性,如果接头处没处理好或连接不良,水就会沿接头缝隙渗入而发生渗水和透水现象。目前解决卷材与卷材之间的接头连接问题大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搭接的方法,即一条卷材的端边或侧边搭接在另一条卷材的端边或侧边上,并在搭接处涂上粘胶剂形成所谓的粘胶膜,但这种搭接加粘结的连接效果不佳,在使用的过程中接缝处易发生渗水和透水现象,因此达不到防水功能,还有就是因搭接的长度一般为150MM左右,卷材的浪费较大,导致使用成本高;另一种是采用对接处理,然后再在其上用200 250mm宽的无复合层PVC卷材覆盖搭接施焊,这种方法操作繁琐,且同样的存在水通过焊接缝和对接缝渗出的现象。所以如何很好地处理卷材与卷材的接头防水问题,一直是人们极为关注和想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连接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可靠、省工时和材料,且防水防漏效果极佳的卷材防水连接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卷材防水连接方法,其特点是将卷材的两连接端通过上下对钩连接或者卷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以此来实现卷材两连接端的防水防漏连接。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是先在卷材的两连接端分别做一连接钩边,然后再将两连接钩边进行上下对钩(也叫对扣)连接,以此来实现卷材两连接端的防水防漏连接。其中上述连接钩边可为一体弯折于连接端的弧形钩边;为使两连接端的对接处更平整,上述连接钩边的优选方案为从连接端折叠的折边形成。当卷材偏厚时,为了有实际效果的减少接头处的厚度,可先将卷材两连接端的表面分别将作相应的削边或磨边加工而使连接端厚度变薄,然后再在两连接端分别做折边进行钩接。在本发明各卷材连接端作削边或磨边加工的长度L 一般为各折边长度的I. 0-2. 5倍,加工后连接端端边的厚度H为原端边厚度的1/4-1/2。为进一步的加强卷材连接处的结构可靠性,还可在上述两连接钩边之间设置粘胶层。本发明由于巧妙采用将卷材的两连接端通过上下对钩连接或者卷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方法,从而使两连接端连接处的易发生透水和渗水的接缝包在了所形成的接头里面,使其在使用的过程中,无论是卷材上面的水或卷材下面的水都无法通过对接处的接缝渗出来,以此来实现了卷材两连接端的防水防漏连接,并且这种连接方法操作极为简单,同时又省工时和材料,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防水卷材连接时接缝处易发生渗水和透水现象及操作繁琐、耗材损耗大等问题。由于本发明还采用直接由连接端折叠的折边形成的连接钩边结构,操作更为简易。本发明的连接方法可靠、防水防漏效果佳,且操作简易,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卷材的连接,非常适合于建筑行业的基面防水处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I所述卷材防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II中一卷材在连接端作变薄加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II所述卷材防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III所述卷材防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卷材防水连接方法是将卷材1、2的两连接端通过上下对钩连接或者卷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以此来实现卷材1、2两连接端的防水防漏连接。 当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卷材在展开铺敷于建筑物的基面以形成一完整的防水层时,由于相邻两卷材的连接端是通过上下对钩连接或者卷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因此两连接端连接处的易发生透水和渗水的的接缝包在了接头里面,在使用的过程中,无论是卷材上面的水或卷材下面的水都无法通过对接处的接缝渗出来,防水连接结构极为可靠。图5为本发明将两卷材1、2采取卷接方式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为使本发明能在连接结构可靠的基础上,又可进一步的节省材料成本和使其操作更简易,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是采用上下对钩连接的方式,所述上下对钩连接方式包括以下操作步骤先在卷材1、2的两连接端分别做一连接钩边,然后再将两连接钩边进行上下对扣连接,使两连接钩边的接缝包在接头里面。使得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因将两连接钩边的接缝(该接缝是在使用时最易发生透水和渗水的地方)包在了接头里面,如图I-图4所示,做有下钩边的卷材2的连接端处和其朝下设置的连接钩边包住了做有上钩边的卷材I的连接钩边,同时做有上钩边的卷材I的连接端处和其朝上设置的连接钩边也包住了做有下钩边的卷材2的连接钩边,因此两连接钩边的接缝包在了接头里面,再加上两连接钩边又分别是与两卷材一体的,水无法从连接钩边与卷材1、2的连接处渗出,所以无论是卷材1、2上面的水或卷材1、2下面的水都无法通过对接处的接缝渗出来,以此来实现了卷材1、2两连接端的防水防漏连接。其中上述连接钩边的具体制作的过程可根据使用者的要求来定,如可为一体弯折于连接端的弧形钩边;如图I-图2所示,为使两连接端的对接处更平整,上述两连接钩边分别为从两连接端折叠的折边11、21形成。上述两折边11、21的折叠长度一般为2-3cm。优选方案是2cm。因此大幅度的降低了卷材连接接头处的损耗。当卷材1、2偏厚时,为了有实际效果的减少接头处的厚度,还可在卷材1、2的两连接端做折边11、21前,先将两连接端进行相应削边或磨边加工而使连接端的厚度变薄,以有实际效果的减少两折边11、21在对钩连接时形成的接头厚度。在本发明中,上述各卷材1、2连接端作削边或磨边加工的长度L 一般为各折边11、12长度的I. 0-2. 5倍,加工后连接端端边的厚度H为原端边厚度的1/4-1/2。如图3-图4所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是上述长度L为各折边11、12长度的2. 0-2. 5倍,连接端端边的厚度H为原端边厚度的1/4。一般来说长度L控制在5cm左右即可。上述连接端在加工时是采用斜向削边或磨边加工,使得在削边或磨边后的连接端厚度从里到外逐渐变薄。为进一步的加强卷材连接处的结构可靠性,上述两连接钩边11、21之间的接缝处设有粘胶层3。上述卷材1、2的两连接端可为两条卷材的纵向连接端或者两条卷材的横向连接端。本发明所述方法不仅可用于两卷材的横向连接,也可用于两卷材的纵向连接,还可用于同一卷材两连接端的防水防漏连接。本发明的连接方法可靠、防水防漏效果佳,且操作简易,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卷材的连接,非常适合于建筑行业的基面防水处理。尽管本发明是参照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这种描述并不代表对本发明构成限制。参照本发明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可以预料的,这种的变化应属于所属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1.一种卷材防水连接方法,其特征是将卷材(1、2)的两连接端通过上下对钩连接或者卷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以此来实现卷材(1、2)两连接端的防水防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卷材防水连接方法,其特征是先在卷材(1、2)的两连接端分别做一连接钩边,然后再将两连接钩边进行上、下对钩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卷材防水连接方法,其特征是上述两连接钩边分别为直接从两连接端折叠的折边(11、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卷材防水连接方法,其特征是上述两折边(11、21)的折叠长度为2_3c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卷材防水连接方法,其特征是在卷材(1、2)的两连接端做折边(11、21)前,先将两连接端的一表明上进行相应削边或磨边加工而使连接端的厚度变薄,以有实际效果的减少两折边(11、21)在对钩连接时形成的接头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卷材防水连接方法,其特征是上述各卷材(1、2)连接端作削边或磨边加工的长度L为各折边(11、12)长度的I. 0-2. 5倍,加工后连接端端边的厚度H为原端边厚度的1/4-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卷材防水连接方法,其特征是上述长度L为各折边(11、12) 长度的2. 0-2. 5倍,连接端端边的厚度H为原端边厚度的1/4。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卷材防水连接方法,其特征是上述连接端在加工时是采用斜向削边或磨边加工,使得在削边或磨边后的连接端厚度从里到外逐渐变薄。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卷材防水连接方法,其特征是上述两折边(11、21)之间的接缝处设有粘胶层(3)。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卷材防水连接方法,其特征是上述卷材(1、2)的两连接端可为两条卷材的纵向连接端或者两条卷材的横向连接端。

  本发明所述卷材防水连接方法,其特点是将卷材的两连接端通过上下对钩连接或者卷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以此来实现卷材两连接端的防水防漏连接。本发明由于巧妙采用将卷材的两连接端通过上下对钩连接或者卷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方法,从而使两连接端连接处的易发生透水和渗水的接缝包在了所形成的接头里面,使其在使用的过程中,无论是卷材上面的水或卷材下面的水都无法通过对接处的接缝渗出来,以此来实现了卷材两连接端的防水防漏连接,并且这种连接方法操作极为简单,同时又省工时和材料,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卷材的连接,非常适合于建筑行业的基面防水处理。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 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 2. 超硬陶瓷材料制备与表面硬化 3. 规整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

  1: 建筑节能 绿色建筑能耗的模拟与检测(EnergyPlus);建筑碳排放和生命周期评价;城市微气候、建筑能耗与太阳能技术的相互影响;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回归方法用于城市建筑能耗分析;不确定性、敏感性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应用于建筑能耗分析(R);贝叶斯方法用于城市和单体建筑能源分析 2: 过

  1.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设计 2.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及制造 3.专利布局及规避策略等方面的研究